麻将胡了2

政策建议激活香港经济的九个建议胡恩威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01-27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经济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对香港的发展也有高度的启示意义。在中央全方位支持下,经过近四年来的发展,今天的香港社会稳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恢复了“稳”,下一步要“进”。稳定后要“进取”,有社会经济进步才能够维持稳定。  香港目前需要创造更多投资机会,香港不缺资金和人才,缺乏的是投资意欲。香港过去习惯了那种容易赚钱的地产经济模式,以地产为主要投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经济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对香港的发展也有高度的启示意义。在中央全方位支持下,经过近四年来的发展,今天的香港社会稳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恢复了“稳”,下一步要“进”。稳定后要“进取”,有社会经济进步才能够维持稳定。

  香港目前需要创造更多投资机会,香港不缺资金和人才,缺乏的是投资意欲。香港过去习惯了那种容易赚钱的地产经济模式,以地产为主要投资,导致投资不够多元。香港如何创造更多元的投资生态?

  去年12月完成区议会选举,完善地区治理体系,十八区区议会形成了“爱国者治港”格局。香港需要激活经济,首先由地区治理层次开始,激发投资,创造一个多元和创新的投资气氛。

  要做到“稳中求进”,香港特区政府就要在这个“进”字下功夫。从前香港的单一地产金融经济模式,并未能够令香港有多元化发展。所以“进”的意思就是要香港的经济模式“进”化,要改变利益固化。利益固化并不是等于排除地产金融业,而是除了地产金融业外,应该投资更多不同的实体产业,让更多产业在香港落地生根和发展,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短期来说,有一些方法是可以激活香港人的士气政策建议激活香港经济的九个建议胡恩威,令香港有着一个更积极进取的想法。

  第一,加强官民合作,旅发局与庙街商户合作推动的“庙街夜市”是一个好例子,有些人将庙街夜市与商户说成对立关系,认为夜市会抢走商户的生意。这是一种单一利益固化的思想模式。实际上,夜市能够吸引游客,刺激本地市民外出消费,对商户也是一件好事。

  香港需要订定新的市集政策,香港除了名胜观光点外,其实旺角花墟,连同附近的金鱼街和雀鸟花园可成为卖点,吸引喜爱鸟语花草的旅客。甚至除了年宵外,可利用附近球场举行定期花市市集,同时可创造就业机会。要香港激活经济,市集是必需要的,不一定是夜市,日市也可以,各区区议会可以推动各式形式的市集。

  第二,活化地区特色的产业发展,可以利用商场空间,鼓励发展商更好利用商场空间。地政总署可为法例拆墙松绑,让商场有更多弹性在室内外举办多元化营商活动,创造更多商机。

  第三,食物环境卫生署可简化“公众娱乐场所牌照”的申请程序,鼓励更多餐饮业结合现场音乐表演,并应该促进户外空间的表演娱乐。相关法例也要与时并进,不能停留在那种过分苛刻的标准。看看上海有“话剧大厦”之称的亚洲大厦,是成功结合剧场、酒馆、餐厅和表演的例子,它的成功就是因为有政府的政策配合。

  第四,餐饮牌照申请程序可拆墙松绑。目前申请食肆牌照的流程非常复杂,对中小型餐厅规管也十分严格,导致饮食业的经营成本大增。大家到东京看看,有很多中小型食肆非常蓬勃,就是因为经营成本较低。现在香港咖啡馆林立,就是因为咖啡馆牌照申请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政府可对中小型食肆有着不一样的做法,促进一些中小型餐饮业有更好的生存空间。

  第五,善用天桥底和海滨、荒废学校、闲置官地等空间,如何利用这些空间去创造更多价值?可以开拓餐饮及市场等项目,海滨不单只是缓步径和宠物公园,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按不同的主题建设发展。各区民政事务专员可积极主动提出地区发展建议,鼓励区与区之间的良性竞争。区议员也要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助力政府展现地区魅力,发挥香港不同地区的潜能。

  第六,渔农自然护理署的海鱼养殖和农业牌照申请可松绑。现时有不少农地和鱼塘鱼排荒废,政府可鼓励餐饮业和农业结合。食材是餐饮业重要的命脉,目前香港餐饮业经营成本贵,首先租金高昂、食材依赖入口所以价格不便宜。如果有政策支持渔农业发展,就可让农地鱼塘鱼排赋予更多可能性,成为本地的资源。另外,香港有著名的地质公园、优美的海岸线、离岛渔村、历史悠久的客家村,可以好好开发,成为旅游资源。

  第七,加强与内地合作,在更多口岸实施24小时通关,增加往来两地的人流。长远来说,只要香港有吸引力,就自然会造成两地对流。现在单边对流是短期趋势,若果两地对流将会制造更多产值,对香港和内地都有利。有人认为,短期来说两地对流或会令香港失去吸引力,但长期来说,香港应鼓励实体投资而不是单纯的金融投资,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例如尖沙咀凋零,就是因为租金太贵,投资模式要改变;若果现时地舖租金减一半和租期延长;相信会吸引愿意投资零售餐饮业,甚至乎吸引更多内地商户来香港进行投资。所以政府不单只要有政策,而是要有整体配套。

  第八,市区重建,市建局角色很重要,市建局不应只做大型发展项目。一些中小型项目可与地产以外的商业机构合作,又或者与社企和非牟利合作,甚至可鼓励和文创集团合作,学习借鉴内地及世界各地城市以文创产业模式去做市区重建的经验。

  第九,促进社交媒体有关香港旅游文创的内容库(content pool),香港电台可以是一个平台去提供这些内容,现在YouTube上有不少介绍香港的视频,但内容不够多元、数量不是够多、语言不够多样化。香港不是没有好的餐饮和旅游资源,但怎样才能令内地和海外旅客认识香港的不同面貌?大家到YouTube看看,平台上有海量介绍日本、韩国的视频资讯,而且形式活泼创新,香港有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